• 学科篇

外国哲学

 

相关人物

相关机构

哲学与社会学学院

相关事件

1987年7月
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,我校1987届共有217名研究生获硕士学位,4名研究生获博士学位。会议还讨论通过了杨之岑等37位导师的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权;通过刘伯里等37位导师的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权(上报国务院学委会,通过11人);通过系统科学等21个学科点(上报国务院学委会,通过11人);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史、外国哲学史及历史文献学3个学科专业进行了自行审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工作,并一致通过了以上三个专业的硕士学位授予权。
2003年4月
成立哲学与社会学学院,撤销原哲学系建制。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下设:哲学系、思想政治教育系、社会学系;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、中国传统哲学与文化研究所、外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、伦理学与道德教育研究所。韩震任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,崔新建、王成兵、赵孟营、刘孝廷任副院长。
2008年4月
学校1个交叉学科、2个一级学科、8个二级学科入选北京市重点学科。入选的交叉学科为自然资源;一级学科为历史学、生物学;二级学科为外国哲学、世界经济、艺术学、电影学、凝聚态物理、无机化学、有机化学、环境工程。入选学科将获市教委专项经费支持,建设期为5年。